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华社记者 董跃 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 3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三十年后,各方再次齐聚北京,共商推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汇聚国际合力,加快推进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和传承者,推动妇女事业进步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深刻阐释了峰会的重要意义妇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需要各方凝聚共识,携手共创未来。回顾历史,人类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崇高理想走过了一段不平坦、不平凡的历程。从世界上第一个妇女权利宣言的诞生到3月8日国际妇女节的设立,从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的成立到《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通过,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十多年来,性别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并被纳入联合国各项发展议程和重点领域发展目标。 190多个国家已通过制定近1600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提高妇女福祉的国家行动计划……妇女安全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她们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担任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的格特鲁德·蒙盖拉认为,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是全球妇女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天,实现妇女的全面发展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据统计,全球仍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争和冲突之中,近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与此同时,暴力和歧视仍然是痼疾,数字性别的扩张正在扩大。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笔钱在世界各地妇女事业面临失去成就和倒退风险的背景下,麻省理工学院具有重要意义。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倡议下,全球妇女峰会再次召开恰逢其时。 “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和冲突的世界,性别平等不再意味着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峰会上,各方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热烈讨论,并就应对女性职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提出了建议。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总结了各方主要观点,凝聚了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对于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者。中国坚持把妇女事业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良好实践。 6.9亿妇女同时迈向小康社会;母体与1995年相比,最终死亡率下降了近80%;女性占全社会劳动者的40%以上,互联网创业者一半以上是女性……新时代中国女性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积极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世界各地女性的职业生涯提供机会和保障。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妇女发展,到通过南南合作助力妇女减贫发展,从深化国际妇女能力合作到扎实推进妇女领域人文交流,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妇女领域全球治理。在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郑重提出四点建议: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高效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架构,共同谱写妇女发展、妇女发展新篇章。 “未来5年,中国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建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中国以务实举措进一步支持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彰显大国担当。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表示,“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妇女事业的发展,也在全球层面展现了作为践行者和引领者的坚定立场。”埃及全国妇女委员会主席阿迈勒·阿迈勒表示:“中国持续推动妇女赋权,这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三十年前,北京世界人口大会妇女制定了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计划。三十年后,各方再次齐聚北京,共同努力解决妇女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在世界妇女事业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我们希望国际社会以这次峰会为契机,继承和弘扬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精神,让妇女更加全面、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让“半壁江山”之光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编辑:邓浩)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