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薛岩)10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民生工作发展取得的成就。会上,民政部长鲁智远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224万老龄人口 有特困老人的家庭,建成居家养老网络500个示范点、老年社区示范点2990个、食品帮扶点8.6万个。超过 300 万老年人每天在高级点就餐。卢志远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建立了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这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体系建设正在加快,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到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护理床位比例由2020年的48%提高到65.7%。在成人福利保障方面,高龄津贴、成人经济困难服务补贴、残疾人照护补贴等不同类型补贴惠及4945万成人,进一步提高了成人福利水平。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 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5.6%。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增长较快。与2020年相比缓1.07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年。随着平均寿命的提高,我国人口正在老龄化。面对这一趋势,民政部一直在优化和加强对成年人参与的支持。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登记的移动志愿者人数达5358万人,总服务时间16.4亿小时。老年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已经显现。在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十四五”期间,民政部深化“助老敬老法律服务”,大力支持有关部门查处领域内侵犯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权等违法犯罪活动。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民政部进一步确立了友好社会建设。顺便在全国尊老爱老助老活动中,评选评选了一批全国“敬老文明号”,表彰了一批全国尊老爱老模范。同时,民政部每年还组织“敬老月”活动,现已实现县级全范围。在推动老年友好社区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创建国家友好社区典范2990个。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主动老龄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成年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成年人的利益是有效的保护得到有效落实,友善社会环境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