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徐林艳、冯玉耀 近二十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如今,昔日的绿色能源“英雄”——电池、光伏组件、风电叶片等昔日的产业先锋,已成为亟待妥善处置的“新三类”固废。以风力发电机组为例,按照20年的使用寿命估算,我国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之间出现发电机组退役的第一个高峰,退役后的“三新”固体废物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正在考验着整个产业链。应该认识到,固废“三新”并非“终端废物”,而是蕴藏巨大潜力的“二次源”。如果能够基于s实现高效利用通过标准回收,这些固体废物可以从“环境负担”转变为“城市矿山”。它不仅是一项生态措施,还关系到资源安全和经济增长。这是循环经济抢占的战略高地。循环利用:变废为“矿”建设循环经济,不仅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结构性减碳的关键路径。落实这一理念,当前最紧迫、最具潜力的战场是垃圾“新三型”固废回收。固废“新三型”回收的“大考”即将到来。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计,2025年我国退役电池量将达到82万吨,2028年起将突破400万吨大关。es,回收废旧光伏组件的挑战。据了解,光伏组件设计寿命约为25年,但由于早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预计将在2025年至2030年探索第一个刮峰周期。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退役光伏组件规模将达到150万吨。此外,风机退役问题也更加突出。中国风能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约为10万千瓦,2025年将增至50万千瓦。到2030年,共有4473万千瓦风电机组进入退役期。中国材料风能、太阳能设备回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程刚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由于废旧设备到期等因素,使用寿命缩短、高效设备反复出现、自然灾害等影响,新增能源设备退役规模逐步加大。例如,锂电池含有重金属和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光伏组件含有铅、镉等有毒元素;风电叶片含有难以分解的复合材料,会造成长期的生态风险。“三新”固废是当前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危害,但也蕴藏着重大的经济风险。程刚奇表示,从“新三类”固体废弃物材料的成分来看,成分相当复杂,有些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以退役电池为例,基本金属含量一般比主要矿石金属品位高10贝左右。据深研资本预测,2026年电动电池预计将进入大报废阶段; 2030年将进入爆发阶段,主要矿物锂、镍、钴将通过回收得到大量补充。电动电池领域回收的锂、镍、钴金属总量可达到当年使用量的30%左右。宝石股份在2025年半年报中预测,2040年后,回收将成为初级矿物锂、镍、钴的主要供应渠道; 2050年开始,锂、镍、钴资源以回收供应为主,仅少量原矿作为补充。 “新三型”固废资源化利用是资源观、发展观、生态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这种转变来自“从‘城市多源固废’到‘新能源产业矿山’,可以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重点产业供应链安全,促进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刚奇说。固废“淘金”:回收企业大显身手。从“垃圾”到“矿产”,固废回收“三大新业态”守护千亿元市场。如何应对前期高峰如何在“三新”固废中“挖金”?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支持“三新”固废回收利用的政策,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探索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新路径,推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跟进。例如,重庆将开展固体废物“三新”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工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邓力表示,“三新”污染治理技术规范还存在一定差距。重庆将研究探索制定固体垃圾“三新”环境污染控制地方标准 在“三新”固体废物回收领域,垃圾电池回收处理进展最快、最受关注。 2024年10月,华润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工作,华润再生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环电池”)于4月揭牌l 2025年,紫环电池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积极推进国家电池回收示范区建设,加强大小企业的协作,以及与产业链当前和当前的衔接,实现废旧电池的安全、高效、绿色回收。示范成功后,逐步在全国推广。此外,公司正在建设国家电池数据中心和国家电池银行,研究建立“动力电池数字ID”系统,增加碳足迹、再生材料使用等信息,构建环环相扣的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在废弃风电设备回收领域,报废风电叶片成为企业眼中的“热门产品”埃塞斯。 “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抓刀’。”北京瑞和伟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宝雷表示,目前,更多企业瞄准风电叶片回收赛道,预计2026年将是风电叶片回收行业发展的旺年。据记者了解,目前光伏组件的使用主要来自电站和终端生产。虽然运输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废弃模块,但数量非常少。这些废旧组件有的流向光伏回收公司,有的会暂时存放在仓库,等条件旧了再拆解。 “从市场前景来看,废旧光伏组件回收产业潜力巨大、效益明显,据测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于晓明 陕西巨峰高级投资顾问投资信息有限公司表示。 “‘新三型’固废回收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团队扎根环保领域多年,现在新成立的公司正准备进军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收缩性固废领域。”一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光伏、风电新增装机已达到较高水平,未来退役规模较大。如果回收行业不积极跟进退役高峰,很可能会出现二次污染。此时进入公司,不仅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还能获得经济效益。战略转型:打通循环经济“最后一公里”固废回收“新三态”不仅变“废”为“资源”,也是打通循环经济“新三态”的关键循环经济“最后一公里”的经济价值。然而,近年来,“三新”固废回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行业亟待规范发展。 “当前,非法拆解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小规模作坊式煽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这种粗放式的操作既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迫切需要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予以遏制。”珠海平崎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建立回收体系也面临诸多现实障碍。中国物资回收协会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分会秘书长张荣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以风电叶片回收为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今lem面临的回收市场是各个能源集团的资产处置。退役风力发电机是各个能源集团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以小代大”时,其账面资产难以核销,导致报废风电机组和风电机叶片处置困难。对于下游回收企业来说,收集面临着各种困难。由于风电叶片和光伏组件地理位置分散,这些设备退役后很难完成闭环回收。 “一是残值评估困难,二是运输距离长。”于宝雷告诉记者,即使公司愿意回收,也仍然存在运输成本高昂等风险。与此同时,政策体系仍需完善。 “以风电叶片的处理为例,目前处置责任是分配给电厂公司,但在激励政策和标准体系下,其他方面仍需完善。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维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外,行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新三类”固废回收后将流向何处、市场走向何方,尚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