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国民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9.5%。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从11月3日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机器人产业收入同比增长29.5%;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1350万台,均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旺盛的市场需求下,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小刚在发布会上表示,从应用量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国连续12年稳居国际市场。 2024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30.2万台,较2020年累计增长68.7%,占全球总销量的54%;库存数量突破200万台,较2020年的96万台增长1.1倍,位居全球第一。整机产品性能和质量显着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宋晓刚介绍,2024年,我国自主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份额将首次突破50%,达到58.5%。此外,高精度减速机、高性能伺服系统、智能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取得新突破,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大幅提升,配套能力显着增强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机器人的应用也更加深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到2024年,我国自主工业品牌应用范围较2020年合并国民经济71个主要工业大类和241个中间工业大类和98个经济产业大类,涵盖物流、教育娱乐、医疗康复、智能养老等领域。 “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向垂直行业渗透,大模型、实体智能等新技术正在加速突破,全面赋能千行百业,助力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各领域提质增效。”宋晓刚表示。记者获悉,由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由机械工业联合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机器人产业开放合作智能发展”期间,大会以“构建开放协同发展的机器人生态圈”为主题,重点探讨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的关键要素。(记者 郭茜)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